注射用磷霉素钠

  • 英文名称:

    Fosfomycin Sodium for Injection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3224

  • 产品类别:

    化学药品

  • 规格:

    按C3H7O4P计算4.0g(400万单位)

  • 生产地址:

    黑龙江省明水三精医药工业园区

  • 批准日期:

    2015-09-24

  • 药品本位码:

    86903705000309

  • 【品牌】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医保甲类

    【外用药】

    【有效期】

    二年

    【国家/地区】

    国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可透过胎盘,迅速进入胎儿循环。但对胎儿的影响尚无足够和严密的对照观察。因此孕妇应禁用。
    2.本品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若必须用药,则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1.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缺乏资料,5岁以下小儿应禁用。
    2.5岁以上儿童应慎用并减量使用。

    【老人用药】

    由于本品主要自肾排泄,老年人肝、肾功能常呈生理性减退,因此老年人应慎用,并需根据患者情况减量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药物相互作用】

    1.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协同作用。
    2.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具协同作用。
    3.本品的体外抗菌活性易受培养基中葡萄糖或(和)磷酸盐的干扰而减弱,加入少量葡萄糖-6-磷酸盐则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毒理】

    1.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2.磷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因此可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1.单次静脉滴注磷霉素钠0.5g、1.0g、2.0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8mg/L、46mg/L、90mg/L,1小时后即下降至50%左右,每6小时静注磷霉素钠0.5g,稳态血药浓度为36mg/L,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5%,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小时。
    2.在体内各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组织中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可通过胎盘和血-脑脊液屏障,磷霉素也可分布至胸、腹腔、支气管分泌物和眼房水中。
    3.该药主要经肾排泄,静脉给药后24小时内约90%自尿排出,也可随粪便和乳汁排泄。

  • 1.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也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由敏感菌所致重症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骨髓炎等。

  • 1.主要为轻度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纳差、中上腹不适、稀便或轻度腹泻,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
    2.偶可发生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周围血象红细胞、血小板一过性降低、白细胞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头晕、头痛等反应。
    3.注射部位静脉炎。
    4.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休克。

  •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骨髓炎,尿路感染

  • 对本品过敏患者禁用。

  • 1.本品静脉滴注速度宜缓慢,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2.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用于严重感染时除需应用较大剂量外,尚需与其他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宜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
    4.应用较大剂量时应监测肝功能。
    5.本品在体外对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血小板凝集有抑制作用,剂量加大时更为显著,但临床应用中尚未见引起出血的报道。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