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反应,包括一过性疼痛、发红和肿胀,偶有硬结。罕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疼、疲乏、恶心、呕吐。这些反应均为一过性轻微全身反应。接种本品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接种单价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没有区别。国内外已有资料显示,随着甲肝和/或乙肝单价疫苗的广泛使用,接种后数天或数周后报告了如下不良事件,许多不良事件尚未确定与接种有关。全身反应:流感类似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关节痛),疲乏、头晕、不适。少数报道有:皮肤及附属物:皮疹、瘙痒、荨麻疹、多型性红斑。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痛、肝功能异常。极少数报道有:心血管系统:晕厥、低血压、脉管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异常、惊厥、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脑膜炎、脑炎、脑病。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结病。局部无菌性化脓:一般要用注射器反复抽出脓液,严重时(破溃)需扩创清除坏死组织,病时较长,最后可吸收愈合。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个别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阿瑟反应一般出现在接种后10天左右,局部红肿持续时间长,可用固醇类药物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抢救,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治疗。过敏性紫癜:极个别接种者可出现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规范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