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
- 英文名称:
Voriconazole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1152
- 产品类别:
化学药品
- 规格:
----
- 生产地址:
重庆市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南四支路2号
- 批准日期:
2015-09-27
- 药品本位码:
86901017000260
Voriconazole
国药准字H20051152
化学药品
----
重庆市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南四支路2号
2015-09-27
86901017000260
否
国产
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
1.本品经肝代谢,可使环孢素、他克莫斯、泼尼松的血浆浓度升高,另使苯妥英钠、利福平的血浆浓度下降。
2.本品不宜与肝酶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联合应用。
3.奥美拉唑可轻度增加本品的血浆浓度,本品可增强华法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对雷尼替丁、西咪替丁、阿奇霉素未见明显的相互作用,与其他抗真菌药一样,本品与西沙必利、特非那丁、阿司咪唑、喹诺酮类抗感染药有相互作用。
1.本品为一种新型的第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可抑制真菌浆膜的必需组分——麦角甾醇的合成。
2.本品作用的靶位是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酶可催化脱去羊毛甾醇C14位上的甲基。羊毛甾醇脱甲基是真菌麦角甾醇和哺乳动物胆固醇合成的重要步骤,在分子氧和还原辅酶Ⅱ存在的情况下,脱甲基化反应在三个连续的氧化步骤中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如真菌的脱甲基化反应不完全,羊毛甾醇C14位上巨大的甲基基团会插入真菌浆膜,通过改变浆膜的流动性而对浆膜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伏立康唑对曲霉菌属、丝状菌、念珠菌、各种酵母菌具有杀菌作用,其MBC为MIC的2倍。在体外,对一些地方流行性真菌如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瘤、巴西副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甚至镰刀菌、克林塞支顶孢、扁平赛多孢、毛孢子菌种及波氏赛多孢均有抗菌活性,而上述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等不敏感。另对免疫功能正常或免疫功能障碍的动物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应用可获与氟康唑同样效果。对氟康唑耐药的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所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本品比氟康唑的疗效更好。应用本品对肺及颅内隐球菌病与氟康唑同样疗效。
1.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96%,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2h,血浆峰浓度为2.1~4.8μg/ml。食物可影响其吸收,宜在进食后1~2h服用。300例志愿者和患者口服或静注进行的临床药动学研究中显示,全身应用时量效和时效关系呈非线性比,可能是由于第1次应用后即已部分饱和,而且随着用药时间和剂量增加不成正比。
2.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分布容积可达2L/kg,在唾液中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6%,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的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同。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主要代谢酶为CPY2C19、CPY2C9、和CPY3A4,可至少有8种代谢产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5%,血浆半衰期为5~6h,主要是以代谢产物排出,仅1%~5%以原形药物由尿液中排出。肾功能不全者尚未发现有药动学改变。
控制口腔、咽喉、食管的白色念珠菌病和曲菌性侵入疾病,或用于控制HIV/AIDS者的机会性真菌感染。
本品相对安全。常见AST、ALT升高,发生率为10%~15%。过敏反应、疼痛、瘙痒、红肿、皮疹,发生率为1%~5%。短暂的与剂量相关的视觉障碍、视力模糊,发生率为8%~10%。
念珠菌病,曲菌性侵入,真菌感染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1.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
2.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3.对视觉功能不全者需要监护。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