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颗粒

  • 英文名称:

    Ampicillin Granules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7023186

  • 产品类别:

    化学药品

  • 规格:

    0.125g(按C16H19N3O4S计)

  • 生产地址:

    山东省滕州市益康大道3288号

  • 批准日期:

    2015-04-24

  • 药品本位码:

    86904193000024

  • 【品牌】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非医保

    【外用药】

    【有效期】

    18个月

    【国家/地区】

    国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尚无氨苄西林在孕妇应用的严格对照试验,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
    2.少量氨苄西林可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2岁以下小儿禁用。

    【老人用药】

    由于生物性肾功能的衰退,用量应适当减少。

    【特殊人群用药】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药物相互作用】

    1.氨苄西林与卡那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3.与别嘌醇合用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4.与氯霉素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为高。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毒理】

    1.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与青霉素相同,对粪肠球菌的作用较青霉素强。
    2.抗菌谱:
    (1)革兰阴性细菌中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等皆对本品敏感,某些大肠埃希菌及某些志贺菌属也对本品敏感,但多数志贺菌属对本品耐药,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等对本品耐药。
    (2)本品对军团菌和胎儿弯曲杆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3.本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迅速破裂溶解。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1.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尚好,吸收后分布良好,胆汁及尿中药物浓度较高,在有炎症的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积液和支气管分泌液中均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2.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5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
    3.口服后24小时尿中的排出量占给药量的20%~60%,大部分以原形排出。

  • 适用于敏感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淋病等。

  • 1.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
    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痛等也较多见。
    3.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
    4.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感染,鼻感染,喉感染,皮肤感染,耳感染

  • 1.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慎用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2.2岁以下小儿禁用。

  •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