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易在此时节出现。咳嗽咳痰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大众对于咳嗽的治疗却不
近日“坐地铁公交长时间戴耳机或损伤听力”登上热搜,这可把耳机党吓得不轻,一个个的都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英年早聋”。
生活中,经常在地铁公交上看到带着耳机在看手机刷视频的朋友,而这类人群基本上年轻人占绝大一部分。因此看到这条热搜时,很多人可能就会怀疑自己会不会“英年早聋”。
其实长期带耳机对听力还是有损伤的,并且这个习惯造成的伤害很有可能是不可逆性的。据调查,突发性耳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并且发病年龄也在变得年轻化。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呢?
突发性耳聋是指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时,患者的耳朵会72小时内感觉到阻塞感,同时还伴有耳闷、耳胀等,对听力产生影响。
其实耳朵中的毛细胞决定我们是否能听到声音,但把毛细胞数量是固定的,且没有增生能力,损失一个就少一个。因此听力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如不重视,将会造成听力的永久损害。
保护听力,从日常生活做起
首先预防是要做好的。在日常生活中,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听力受损的一种有效措施,日常耳道卫生要保持,尽量不要用硬的东西去挖耳道,耳机、音响等电子设备使用时也要合理,同时要减少在噪音环境中停留的时间,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青少年、老年人以及需要在噪音环境之下长期工作的人,做好定期筛查,这样也能确保早日发现听力受损的情况时能及时治疗。
还有对于已经发现听力受损的患者来说,早期干预要及时。目前,对于大多数的耳道疾病我们的医疗技术还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出现听力损失这种不可逆转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日常还可以学习手语和唇部。
最后,希望随着科学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听力损失的人总有一天将会再次听见这个世界各种美妙的声音。也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理解和关心你周围听力受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