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易在此时节出现。咳嗽咳痰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大众对于咳嗽的治疗却不
近期,国内新冠感染人数再次增多,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中疾控发布的最新数据,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显著上升,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许多感染者反映,在感染后发烧症状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这一现象引起了公众的疑虑和担忧。以下是针对新冠感染后反复发烧现象的一些科普要点,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症状及其应对措施。
一、发烧的生理机制
发烧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方式。新冠病毒入侵后机体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升高,这一过程可以减缓病毒复制的速度,同时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但是,体温过高和长时间反复发烧也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二、新冠反复发烧的原因
体温昼夜波动:人体的体温本身会随着昼夜变化,晚上体温较低,这可能与病毒活性和免疫反应的昼夜节律有关。晚上,随着体温降低,病原体可能更活跃,导致白天退烧后晚上可能又发烧的情况出现。
病毒量波动:新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体温调节有关。病毒量增加时,免疫反应增强,可能导致体温升高。随着病毒量的减少,免疫反应减弱,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病毒再次复制或未被完全清除,免疫反应会再次启动,导致体温再次升高。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的免疫系统反应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因免疫系统较弱或反应过强,导致发烧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
并发症或合并感染:部分新冠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或合并感染,如肺炎、心肌炎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发热症状的反复出现或加重。
三、如何应对新冠反复发烧?
对症用药:感染新冠后,医师一般会建议出现症状后及早对症用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减少发烧症状的反复,比如多部新冠指南中推荐的连花清瘟。该药可以整体调节、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缓解发热或高热、肌肉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头痛、咽干咽痛等一系列症候群,对于感冒、流感、新冠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均有效。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可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减少促炎因子释放,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科研证据充分。并且该药安全性较高,服用后不嗜睡。
物理治疗:用药同时适当结合物理方式,比如冷敷额头、贴退热贴,或温水擦拭身体大血管经过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辅助退烧。
生活管理:如均衡饮食、多饮水、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均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对抗病毒,减少病情反复。
新冠感染后的反复发烧是身体与病毒斗争的表现,了解这一症状的科学原理和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抗击病毒,管理自己的健康。如果经积极处理后发热仍反复出现,或是出现高热不退等严重表现,要积极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