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易在此时节出现。咳嗽咳痰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大众对于咳嗽的治疗却不
你的肝健康吗?
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又不喝酒,肝也不会有事”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良习惯
都容易诱发肝病
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
和小编一起好好了解一下
肝知识
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
肝脏,位于右上腹,重约1-2.5kg,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血容量占人体总量14%,每分钟接受1500-2000毫升血流量,相当于全部心脏泵血量的四分之一。
它是人体全年无休的“生化工厂”,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人体的“解毒器”,别看肝脏体积大,却性情憨厚,活都不知道累,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无论它累成怎么样,它也从不叫苦,也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
人体的很多脏器都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一部分脏器就能发挥功能,肝脏也是这样,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1/4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所以肝脏疾病一经发现,大多都是中晚期了。
肝脏容易受病毒、药物、酒精的损害而发生肝炎,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我国约有10%左右的人群患有病毒性肝炎,更多人则有被感染的风险。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肝炎病毒的携带者或肝炎患者。因此,肝炎在这部分人身上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慢性肝脏疾病的风险极高,而且他们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其他人传播病毒。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兄弟,他们各有特点,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别。
1、甲肝和戊肝比较类似,都是急性肝脏炎症,经消化道传播,它们病程较急骤,但预后良好。
2、 乙、丙、丁三兄弟和甲肝、戊肝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可造成慢性感染,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
3、乙肝、丙肝及丁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4、每年全球约有110万人因没有及时接受乙肝和丙肝检测和治疗而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5、乙肝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抗病毒治疗可以成功地控制感染,丙肝治愈率可达95%以上。
这些行为最伤肝
1、过量饮酒
肝是唯一能代谢酒精的器官,当它全力分解酒精时,它会停止运输脂肪到肝外。同时,受酒精及其代谢物(乙醇、乙醛等)的迷惑,肝大量摄取外周脂肪进入肝脏,支撑其运转。长期如此,很容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如再不节制饮酒,由乙醛形成的加合物,会被免疫系统认为是敌人,从而肝受到免疫系统的伤害,导致肝细胞大量死亡,引发慢性肝炎。再继续严重发展,会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
2、长期熬夜
晚上23点后是肝脏排毒、自我修复的时间,此时还没入睡,会影响肝脏在夜间的正常排毒和修复工作。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很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还伤肝,而这不是第二天多睡一会就能补回来的。
3、暴饮暴食
长期摄入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仅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脂肪逐渐堆积在肝脏中,或是无法排出,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暴饮暴食也容易大大增加体内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而肝脏能帮助人体消除自由基、排毒、净化血液。
4、长期吃药
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目前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有:同时吃多种感冒药、乱服中草药(过量或错误服药,轻信不靠谱的偏方)、滥用抗生素等。正在长期这样吃药的人,应该多留意自己是否有不适症状,以防药物引起肝损伤。
5、长期缺乏蛋白质摄入
肝脏是运输脂肪的枢纽,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就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脂肪也就很难运送出肝脏,从而堆积在肝脏内,容易形成脂肪肝。
6、长期不吃早餐
肝每天要生成1000毫升左右的胆汁,肠胃的消化需要胆汁才能完成。而长期不吃早饭,会导致大量的胆汁无处使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胆结石。另外,肝脏功能保持良好,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一顿健康的早餐,能提供肝脏需要的维生素、蛋白质等。
除以上列举的这几个行为以外,还有情绪(发怒、忧郁等行为)也会损害肝脏健康。从今天开始戒掉我们伤肝的坏习惯,和小编一起呵护我们的“小心肝”。
小编最后提醒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
不含痛觉神经
因此肝癌大部分发现时都是中晚期
40岁以上、有乙肝感染
或肝癌家族史的人
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做好健康监测
不要等肝脏疼痛才重视
那可能就是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