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易在此时节出现。咳嗽咳痰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大众对于咳嗽的治疗却不
不少小伙伴到了春天,总是困得眼皮直打架只能将一切归给“春困秋乏”。有没有朋友和阿显一样一到春天,都成了特“困”生。每天都感觉睡不醒!俗话说“春困不是病,困起来要命。”那我们为什么会春困,又如何更好地应对春困呢?
春天为什么容易
1、湿气重
从中医角度而言,春季雨水多湿气重,特别是南方地区更是经常湿雾笼罩,俗称回南天,此时湿气萦绕,胶着难散,人体气机运行不畅,人们常感体倦疲乏,头重昏朦,食欲欠佳等症状。
2、和大脑缺血缺氧相关:
比如老年人自身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出现春困;
3、和甲状腺功能较差相关:
如果甲状腺功能比较差,代谢会比较慢,也容易导致气血供应不上,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做事提不起兴趣的情况,出现春困;
4、和电解质紊乱相关:
有的电解质的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如果出现乏力的感觉,并且出现了腹泻、呕吐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春困的现象;
5、和肝病相关:
春困也有可能是肝病导致的,肝病所出现的困倦,一般在睡眠之后往往不能解乏,是持续性的。
摆脱春困
春季运动很重要
1、快走
在春意初露的日子里,用快走唤醒心肺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平常缺少锻炼的人来说,刚开始就练跑步不太科学,容易对膝关节造成冲击。而用快走的方法在空气新鲜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达到了运动耗脂的效果。
2、登山
登山也是春天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3、放风筝
放风筝可以唤醒人们的视觉。放风筝时,双眼望着蓝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同时,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之处放风筝,会使人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促使阳光与皮肤的光合作用,特别是儿童,可以促进其骨骼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