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后,养生划重点!

发布时间:2023-02-10 4730次浏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的到来,意味着冬去春来,冬雪渐成春雨,干燥的天气渐渐被潮湿所取代。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将要来临。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雨水节气应该着重“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

而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情志调养和起居生活调节。

饮食调节

雨水节气,湿气渐升,容易造成腹胀、腹泻等症,所以应侧重于调养脾胃、祛风除湿,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吃红枣、山药、莲子、红薯等,同时应减少酸性食物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雨水节气后,养生划重点!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因为低落的情绪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使消化系统肌肉活动失调,造成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

雨水节气后,养生划重点!

因此,雨水节气的情志调养至关重要。我们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的状态。若遇到不顺心之事,争取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所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进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除此之外,雨水节气后,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注意保暖

早春之时乍暖还寒,外出多穿一件衣服,出汗后及时擦干,免受“倒春寒”之伤。

2、适量运动

雨水节气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因此人体阳气也需顺应自然,向外向上升发 。天气渐暖,空气湿润,使腠理开泄,循环系统功能加强,身体会出现乏力,应该早起床,多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3、饮食养脾胃

少食燥热食物,如牛羊肉,以免助阳外泄,致肝木升发太过,伤及脾土。“倒春寒”使外散之阳气郁闭,或者饮食不节,致人体内郁热,此时如“贪凉”进食寒凉食物,容易伤及脏腑。

相关文章

经常腰膝酸软可以服用参鹿茶调理吗

身边总有人抱怨自己腰部无力,腰膝酸软,即便是坐着或者是躺着也不见好,还有的人说这种情况早上起来的时候是最明显的,为了让腰好受点,也是想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