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科学爱耳护耳 自测听力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2 5307次浏览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我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耳朵像眼睛一样,是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门户之一。有一个好的听力会让我们受益终身,聆听美妙的声音,感受美好的世界。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吧~

耳朵的结构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

内耳:结构非常复杂,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而后者与听觉有关。

耳朵的作用

耳朵的几个基本功能是听觉、平衡、美观,具体如下:

1、产生听觉:耳朵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在头颅的两侧,耳朵最重要的、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听觉,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收集声波后,通过中耳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并产生神经冲动,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器官,耳朵内有半规管、前庭,都是产生平衡感觉的重要结构,对于维持平衡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3、保持美观:耳朵分布在头颅的两侧,对于维持面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双侧对称的耳朵可以维持样貌的正常,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耳廓畸形,是造成面部缺陷的重要因素。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耳廓

人的耳廓像一个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声波,并将其汇聚到外耳道,然后,再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听小骨。

2、听小骨的活动

听小骨的活动又可振动内耳的门户--卵圆窗膜,使内耳中的淋巴液产生振动,从而引起内耳基底膜振动,刺激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与之对应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信号汇聚到听神经中,再通过听神经输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直到这时,人才算真正“听”到声音。

影响耳朵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人体器官的自然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人体器官都会老化,耳朵自然也逃不掉。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 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

二、长时间佩戴耳机

长期戴耳机是目前听力下降低龄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连续地使用就可能会造成内耳功能的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还可能伴随出现耳鸣的症状。

三、压力过大导致听力下降

由于长期生活压力过大,尤其是睡眠休息时间不足,高强度工作,通宵加班,甚至日夜颠倒,有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听力下降,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突发性耳聋。

四、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听觉神经疲劳,引起慢性内耳的损伤。长期接触85dB以上强度的噪声,可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

五、耳毒物

药物中毒也是导致听力减退的一个重要因素。比较常见的耳毒物有抗癌药及氨基糖甙类抗菌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与之相伴的耳部疾病也明显增加了。为预防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情绪波动、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咽喉科医生求助。“全国爱耳日”希望大家注意避免不良习惯,时刻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如何正确保护耳朵?

1、安全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使用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或者每周使用耳机不超过40小时,并尽量将音量保持在80分贝以内。

2、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以降低对提高声音的需求,或使用降噪耳机。

3、在舞厅、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佩戴耳塞,或远离KTV、酒吧、迪厅等噪声环境,或尽可能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

4、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时,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5、限制个人音频的日常使用,监控自己使用耳机的时间和音量范围,做到对安全聆听心中有数。

6、对于具有噪音接触环境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听力。

除此之外,控制外中耳疾病,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避免习惯性挖耳,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情绪起伏,加强锻炼身体,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耳毒物使用等等,都对我们耳部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测一测】你的听力是否下降?

1、你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须要让人重复一些内容;

6、你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你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10、你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如果有以上情况,很有可能是听力有所下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