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易在此时节出现。咳嗽咳痰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大众对于咳嗽的治疗却不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它的设立是为了引起公众对鼻部疾病和呼吸健康的关注。
春天,草长莺飞,是游览、踏青的好时节,也是鼻部疾病好发的时节。鼻子作为人体呼吸新鲜空气的第一道关卡,若有“小事故”,则可能会发生“大灾难”。在“爱鼻日”这天,我们一起聊聊有关鼻子的那些事。
常见的鼻腔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炎和鼻窦炎又根据病因和病程持续时间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急性鼻-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霉菌性鼻窦炎等等。其中,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是影响鼻部健康的最主要疾病类型,据统计发病率达到了40%左右,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儿童的发病率更高,也更容易被忽视。
警惕疾病的早期症状
为了加强人们对鼻部疾病的认识,一定要警惕鼻部出现的早期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及鼻腔内血性分泌物等。
●警惕过敏性鼻炎:鼻子痒、眼睛痒、打喷嚏
过敏性鼻炎最典型的症状是一连串地打喷嚏,有时能打十余个,在早起、晚上准备入睡时最明显,喷嚏过后会流大量的鼻涕,有不同程度的鼻塞。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会因为可疑过敏原的出现和消失而时有时无,约30%的患者还可能有哮喘。春季过敏原比较多,导致过敏性鼻炎高发,尤其是儿童,更易患上过敏性鼻炎。
●警惕鼻窦炎:鼻塞,长时间流鼻涕
一旦鼻腔粘膜受到大量病毒入侵,或是被灰尘异物所刺激,粘膜就会肿胀起来堵塞住鼻窦开口,造成细菌滋生,就形成了鼻窦发炎。鼻窦炎会造成长时间鼻塞,经常是只有一侧鼻孔阻塞,有大量粘稠的鼻涕,头痛,嗅觉消失。
鼻窦炎常常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由感冒引起,容易被忽略。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鼻窦炎呢?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天可以自愈,如果鼻塞、流鼻涕超过十五天,就要警惕鼻窦炎。
小动作,大学问——如何正确擤鼻涕?
● 正常情况下,鼻腔黏膜下层丰富的杯状上皮和腺体会分泌大量黏液,通过纤毛摆动将进入鼻腔鼻窦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排出鼻腔。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黏液增多,形成鼻涕将有害物质加速排出人体,所以擤鼻涕是人体正常生理保护机制之一。
● 错误的擤鼻方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过分用力并且捏紧鼻孔擤鼻涕时,分泌物可逆行涌向多个鼻窦腔,甚至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造成耳闷、耳鸣、听力障碍。因鼻涕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可造成鼻窦炎或中耳炎。
●正确的擤鼻方式是:
1、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方法再擤另一侧;
2、将纸巾或手绢放在鼻孔下,两手轻放于鼻两侧,稍用力将鼻涕擤出;
3、将下巴向上抬起,通过抽吸将鼻涕从后鼻孔排至咽部,然后经口咯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避免用力过猛!
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鼻子
●尽量不要抠鼻子
可以用清水或医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这样有助于清理出鼻子中的异物、分泌物,也有利于保护鼻腔粘膜。
●必要时戴口罩
呼吸道感染和鼻炎、鼻窦炎患者,冬天外出可以戴口罩,挡风避沙,阻挡细菌,提高所吸空气的温度、湿度。
●呼吸新鲜空气
减少吸入有害气体,自觉。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新鲜。
●鼻出血时莫惊慌
鼻出血时,不要用不清洁物填塞鼻孔,可以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部,压在脸上,压迫三、五分钟。如反复出血不止,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
最后,小言提醒您在这美丽的春季,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勤晒被褥、远离毛绒玩具、尽量不用地毯、佩戴口罩,关爱我们的鼻腔,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