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类型有别,用药选择各异:解析奥司他韦与先诺欣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5-04-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13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门急诊检测阳性率达7.2%,较前一周上升1.3%,并且已经连续5周持续上升,并提醒大家五一出行注意防护。

病毒类型有别,用药选择各异:解析奥司他韦与先诺欣临床应用

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更易引发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曲仪庆指出,新冠症状与流感、感冒相似,但治疗方法不能等同,不可轻视新冠影响。

流感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存在本质区别。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发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症状表现上,流感病毒通常引发急性起病,以高热、肌肉酸痛、咳嗽为主要症状;新型冠状病毒除中低发热、干咳、乏力等典型表现外,更易出现嗅觉或味觉丧失、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针对不同病毒类型,临床用药需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与患者个体情况。奥司他韦和先诺欣作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中的两种有效抗病物,分别在流感和新冠病毒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奥司他韦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阻断病毒传播,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与预防。其作用机制决定了奥司他韦仅对流感病毒有效,对其他呼吸道病毒无效。

而先诺欣(先诺特韦/利托那韦片)是国内首款获得常规批准的口服抗新冠病物,其核心成分先诺特韦片通过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3CL蛋白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过程;联合利托那韦片,可减缓先诺特韦代谢,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加快发热、乏力、咳嗽、咳痰等新型冠状病毒症状的恢复。

病毒类型有别,用药选择各异:解析奥司他韦与先诺欣临床应用

先诺欣作为新冠病毒特效药物,其临床优势体现在早期干预效果显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先诺欣能够有效缩短轻中度成年COVID-19患者的病程,快速且显著地降低病毒载量。首次用药至11种相关症状完全消除的时间缩短约1.5天,其中高风险人群亚组缩短约2.4天,同时数据表明越早使用疗效越佳。

奥司他韦与先诺欣作为流感与新冠的代表性治疗药物,其研发与应用均体现了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的精准防控能力。面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复杂多变形势,公众需保持科学认知,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医疗机构则需强化病原学监测与药物可及性保障。通过医防协同与公众参与,共同构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屏障。